室内高尔夫

内页

为何打高尔夫“上瘾”

       高尔夫,首先是一项艰难的运动。但对于喜欢它的人来说,是一种无所适从,无可奈何,却无从割舍的毒瘾。有一句非常俗套的话:人生无非也就是一场高尔夫比赛的18个洞而已——

       正如这句话所说的,很多人感慨高尔夫就像人生一样难。虽然我觉得这个感慨里有不少强行拔高立意,塑造优越感的成分,但我认可这个比喻。我习惯于通过高尔夫来反省我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状态——它是一个不错的人生模拟器,但相比之下,高尔夫的反馈比起人生来说要直接和及时得多。

       高尔夫始终是个小众运动的原因:因为它既贵还闹心。但有了室内高尔夫这一切都可以解决。高尔夫的成瘾性所在:被虐习惯了之后,一杆好球就足以让你再忍受几十个坏球。也只有上了瘾,高尔夫的成绩才有了提高的基础。衡量高尔夫成绩的是杆数。

       即下场完成18个洞后总共击球的次数。也就是说,对于连下场能力都没有的新手来说,连成绩都无从统计,只能说说自己在练习场能把一个球打到50码或者100码。等练习到具有稳定将球击出的能力,并且大致掌握球包里各种长度和用途的杆了(最勤快的业余球手大概也需要一到两个月的练习才能到这一步),才能下场。新手的成绩往往在120杆上下,再经过4-500小时有规律的练习和下场实战,能够降到100杆左右。这个成绩是很多人此生高尔夫水平的定格。

        而再往下,每降5杆所需的时间会成倍的增加。一般业余中游的水平在85-90杆左右,而业余高手的成绩会逐渐逼近职业选手的底层,在72-77杆左右。因为达到这一步需要大量的时间,精力和金钱,已经是大部分高尔夫爱好者无意也无力追赶的目标了。且不说对于需要平衡工作和高尔夫这个时间黑洞的大部分人来说,往往会涉及到复健的问题:以我自己为例,我在2015年整整花了一个夏天的时间,看录像分析动作,下场和练习的时间达到每周平均60个小时,在夏天的尾巴将成绩从95杆提高到了85杆。然后工作强度增大,无暇顾及高尔夫。半年之后练习了两次匆匆下场,100+(打到后面已经放弃记成绩了)——那是我2013年刚开始学球时的成绩。

       在球场上常常会看到有人气得摔杆,用杆头锄地,我的一个叔叔曾将整袋球杆扔进果岭边的湖里,气得当场宣布退役,过了两天重新买了套杆回到了球场。

       但这些人在我看来都是好汉:空旷的球场上,没有对手,没有队友,赤条条的只剩下自己,手里的杆,还有那颗小小的,该死的高尔夫球。即使挥杆技术过关,只要在启动挥杆的一瞬间心态发生了波动,球一样会像一颗新手打出的球那样,向无法预测的方向和宇宙飞去。我所接触过的运动里,没有一项运动能够迫使人如此直接地面对自己的无能:面对气候,球场环境,运气,和甚至无法控制自身动作的无能。而他们不怨天不怨地,勇敢地选择了埋怨自己。

       在高尔夫里,在练习场上挥洒的汗水,花掉的银子,挫伤的手和扭伤的腰,都与成绩的提高没有稳定的线性关系。缺乏针对性和指导的练习会养成的坏习惯,甚至会对于挥杆动作造成毁灭性的打击,高尔夫挥杆动作的根本在于围绕双腿所做出的剧烈旋转,而人的本能会以保持平衡而不是准确击球为优先目标。因此,错误的站姿,与球的间距等等问题会在动作启动前造成平衡性上的缺陷,并迫使人在挥杆动作的过程中进行补偿性调整,从而牺牲击球质量。而补偿性的调整经过练习巩固,就会形成坏习惯,反过来影响即使标准站姿下的挥杆。

       这项运动需要用上百个小时去换取一点点的进步,但一旦沾沾自喜,自觉优秀,甚至打出了一两场好球,然后放松了省察和针对性练习,那么那一点点进步就会迅速被吞没,打回原形。这时候正是室内高尔夫出场,无论在家、在公司;还是下雨、下雪都能练习高尔夫。

 

最新动态
冯珊珊放眼东京奥运会 期...
延安红街练兵场藏了什么秘...
客流冲破26万!我公司参...
体太福云南体验中心开业了
如何实现长铁杆稳固触球
[ 高尔夫教学课堂 ] ...
高尔夫合理的上杆和常见错...
高尔夫握杆技巧全面解读
2020深圳高博会开幕在...
模拟器到底多精准?小麦用...